山东管局召开金融催收类非应邀商业电子信息协同治理工作座谈会
7月31日,山东省通信管理局组织召开金融催收类非应邀商业电子信息协同治理工作座谈会,进一步规范金融催收类短信和话音营销行为,凝聚各方工作合力,提升源头治理效能,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东监管局、山东省地方金融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山东监管局相关部门负责人,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产业与规划所相关负责人,山东省银行业协会、山东省保险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省公司及相关省级金融机构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山东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孟强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通报了山东信息通信业非应邀商业电子信息治理工作情况,各金融主管部门交流了近期治理情况并对金融行业落实协同治理提出要求,各基础电信企业、金融机构围绕加强主体资质审核、规范营销催收行为、及时处理用户投索等分别发言,中国信通院产业与规划所讲解了该类问题处置流程和注意事项。与会人员围绕治理难点、协同监管、机制优化等议题深入研讨,提出意见建议。
会议指出,金融催收类非应邀商业电子信息扰民问题投诉占比高、涉及环节多、治理难度大、群众反映强烈。今年以来,山东管局着力加强与各金融主管部门的协同共治,联合印发《关于规范金融类短信和话音营销催收行为的通知》,建立联动治理机制,严厉整治突出问题。截至目前,组织各电信企业累计处置垃圾短信9亿余条,整治骚扰电话26万余个,处置问题端口3907个,停止合作企业164家,关停违规语音专线98条,依法处置违规企业7家。
会议要求,要落实跨部门协同联动要求,进一步加强常态化工作联动,强化信息联络报送,实现电信部门与金融机构投诉举报线索实时共享,规范投诉举报处理流程,加强问题线索核查和结果反馈,依据各自职责开展处置,持续深化溯源整改、源头治理。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压实主体责任。推进金融机构、电信企业责任链条对接完善、依责治理,健全内部合规审查制度,加快构建“名单库+联合惩戒+申诉救济”管理体系。二是聚焦关键环节,实施精准管控。严格通信资源准入管理、专用号码监测处置,强化金融机构及合作中介营销号码“白名单+动态核验”工作;重点整治贷款中介信息扰民等突出问题,通过典型案例查处、行业联合惩戒等措施形成震慑;强化技术支撑,运用智能识别、大数据分析等手段,保障市场主体合规经营。三是深化协同联动,健全长效机制。强化企业合规经营意识,加强自律,完善管理。深化部门沟通协作意识,构建联合认定、信息共享、协同处置、联合惩戒的闭环监管体系,形成多方联动、齐抓共管的综合治理新格局。